記憶裡,除了10年前牽手帶Anna赴美參加姨子婚禮那一次,不曾和妻小分開那麼久,前後雖然只有短短的一星期。
對孩子來說,不只沒有離別的愁緒,反而是期待的雀躍。
遠赴台中參加年度TMF家聚,算是妻小一年一度最為期待的盛事。
對牽手來說,活動聚集了許多宣教士「媽媽」,可以分享見證、在神的話語裡彼此造就;成員又多來自「英語系」國家,自然如魚得水。
7年多來的家聚,再加上平常的互動,彼此儼然已形成家人般的氛圍;參加活動期間,又可以免除家事的牽累,像度假般,也難怪牽手會很喜歡。
至於孩子呢?每年的活動都借用台中的馬禮遜學校校舍,7年多來,孩子在家聚中,和其他同是第3文化的孩子,一起用餐、上課、遊戲、游泳⋯⋯結識了一些朋友,再加上平常的書信往返,因此發展出一些友誼。
像度假般的活動,所以打從活動前1~2個月,孩子就開始倒數計時,也難怪送他們到火車上,完全嗅不出離別的滋味,甚至出現佳節的期待。
至於我,一連參加5年的活動,為什麼今年沒跟著參加呢?
原因是陪伴孩子這幾年,過多英語世界的活動,我覺得應適可而止;剛好藉妻小出遊這段期間,我可以繼續盤點我的思維、資源,為我下一階段的工作準備,彌補荒廢已久的工作。
思念的列車,打從妻小上了火車開始,途經屏東收到Lydia拍的夕照,直到晚間抵達台中住宿處,我才放心地睡著。
TMF的活動精彩自不在話下,期間經常收到牽手傳來的活動相片,偶而的視訊,也算是我用另外一種方式與孩子同樂。
今年,我選擇沒陪妻小去參加活動,也讓彼此熟悉孩子長大、趨向獨立的生活,輕嚐親子陪伴原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。